欢迎访问奈曼旗人民政府!
登录/注册 用户中心 支持IPV6
当前位置: 首页>新闻中心>奈曼新闻
奈曼旗打好降本增效“组合拳”奋力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

发布时间:

2025-02-18 08:53

信息来源:

奈曼旗融媒体中心

分享到:

发布时间:

2025-02-18 08:53


信息来源:

奈曼旗融媒体中心



分享到:

奈曼旗打好降本增效“组合拳”,以项目建设为“主抓手”,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;以科技创新为“驱动力”,持续赋能玉米种植增产增收;以社会化服务为“新引擎”,积极推动粮食生产降本增效,奋力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。


以项目建设为“主抓手”,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。坚持把实施农业项目作为补齐短板、完善设施、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,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、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一方面,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“一号工程”,2024年,新建高标准农田51万亩,推动全旗建成浅埋滴灌面积150万亩,全年累计节约用电5850万度、人工成本7560万元、地下水5250万立方米,亩均增产200斤以上。另一方面,结合推广玉米密植高产技术,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20万亩,新建水源井359眼,配备智能化井电双控设备,铺设管网465.55公里,在建成高标准农田基础上,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,为粮食稳产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以科技创新为“驱动力”,持续赋能玉米种植增产增收。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定点帮扶资源,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,围绕玉米高产连续4年开展科研攻关,形成了“密植滴灌水肥精准调控”的玉米高产“奈曼模式”,相关经验在全区得到推广,并在2024年全国玉米单产提升总结经验交流会上代表旗县级做经验交流发言。一是加强试验示范。在大沁他拉镇、义隆永镇等6个乡镇建立玉米绿色高质高效核心示范区8万亩,通过选用高产耐密品种、增加种植密度与滴灌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相结合,实现选种、整地、包衣、播种、防控、化控、水肥管理、收获“八个精准”。二是加强品种选育。连续2年在大沁他拉镇先锋村建设“看禾选种”平台200亩,集中展示玉米品种111个,通过对比试验示范,筛选了迪卡159、TK601等适合本地密植高产的玉米新品种,亩均种植密度达到6000株左右,秋季亩产2000—2400斤、增产35%以上。三是加强技术推广。采取现场观摩、集中培训、技术指导等方式,通过合理密植、科学施肥、精准灌溉等技术集成,在全旗推广应用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122.3万亩。2024年,全旗玉米最高亩产达到2363.7斤、亩均增产300斤以上,其中沙区最高亩产达到2240.78斤、亩均增产500斤以上,实现了“吨粮田”的突破。

以社会化服务为“新引擎”,积极推动粮食生产降本增效。聚焦农业生产薄弱环节,以推动“小农户”接轨“大农业”为重点,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,积极探索多元化、多层次、多类型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,持续提升农业生产质效。一是积极培育服务主体。以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、粮油规模主体单产提升项目资金为引导,以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,带动全旗种植大户、社会资本领办、创办种植专业合作社或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182家。二是大力推动资源整合。鼓励区域相近、产业密切关联的社会化服务组织,组建联合社(公司)18家,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和分享机制,持续扩大合作规模、提升合作层次、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。三是持续提供精准服务。坚持因地制宜,积极探索实施“全程托管”“产中代管”“片长+井长”等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,不断加快土地细碎化整合步伐、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。2024年,全旗共落实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12.73万亩,社会化服务组织累计实现经营收入8.15亿元,带动群众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。在全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大赛中,我旗黄花塔拉苏木上黄股份经济合作社、青龙山镇平房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全区100个服务主体中分别位列第三、第九名,3个服务主体荣获奖金122.33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