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发布时间:
2025-02-19 09:03
信息来源:
奈曼旗融媒体中心
分享到:
千百年来,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,一言九鼎的故事广为流传。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,以“诚”筑“教”,无往不利。诚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源泉,是我国当代道德体系的基础和根本价值取向,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推进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要依托“自治区信用宣传月活动”“3·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”“6.14信用记录关爱日”等重要时间节点,开展个人品德、家庭美德、职业道德、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,全方位、多维度地加强诚信教育,树立诚信典范,弘扬诚信文化。
加强建设,引领诚信新风尚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、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,把法治中国建设好,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,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、相得益彰,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”建设诚信文化,促进文化与法律法规相结合是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环节。
在社会诚信建设中,诚信法律法规是硬件,诚信文化则是软件。诚信法律法规的颁布有利于诚信文化的长期建设,诚信文化则保障诚信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。二者相互作用,缺一不可。过去一段时间,人们总认为社会诚信建设重在推行法律法规,而低估了诚信文化的作用,认为诚信文化建设处于从属地位,为制度建设提供保障。事实上,社会信用体系的运行,除了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保障之外,文化的软性约束同样举足轻重、不可或缺。
培育文明风尚、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,要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,结合本地区历史文化、风土人情实际,制定完善科学合理、实用性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制度,全面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,把诚信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,在群众中大力开展弘扬诚信传统美德、建设诚信文化活动,推进个人诚信体系建设,健全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,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。